宝利通PolyG7500支持H.235协议中的H.235.6
H.235协议主要用于多媒体通信的安全方面,而宝利通PolyG7500支持的H.235.6在安全功能上提供了媒体流加密等能力,有助于保障视频会议等应用中的信息安全。
加密技术
媒体流加密:H.235协议可以对多媒体通信中的音频、视频等媒体流进行加密处理。采用先进的加密算法,如高级加密标准(AES)等,将原始的媒体数据转换为密文形式进行传输。这样,即使数据在传输过程中被截取,没有正确密钥的攻击者也无法获取其中的内容。
信令加密:信令信息在多媒体通信中起着关键作用,它包含了通信的控制信息、参数设置等。H.235协议对信令进行加密,确保信令的保密性,防止攻击者通过分析信令来获取通信的关键信息,如通话时长、参与方信息等。
认证技术
端点认证:在通信建立初期,H.235协议支持通信双方的端点认证。通过使用数字证书、密码等方式,验证通信双方的身份合法性。只有通过认证的端点才能建立安全的通信连接,从而防止非法设备或用户接入通信系统,避免中间人攻击等安全威胁。
用户身份认证:除了端点认证,还可以对参与通信的用户进行身份认证。结合用户名、密码、令牌等多种认证方式,确保只有授权用户能够使用多媒体通信服务。例如,企业内部的视频会议系统可以通过与企业的身份管理系统集成,使用H.235协议进行用户身份认证,保证只有企业员工能够参与会议。
完整性保护技术
消息完整性校验:H.235协议使用消息认证码(MAC)或哈希算法等技术,对传输的多媒体数据和信令消息进行完整性校验。在发送端,根据消息内容生成一个唯一的校验值,随消息一同发送。接收端在收到消息后,重新计算校验值并与接收到的校验值进行比对。如果两者不一致,说明消息在传输过程中被篡改过,接收端可以拒绝接收或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
防止重放攻击:通过在消息中添加序列号、时间戳等元素,H.235协议能够检测和防止重放攻击。接收端可以根据序列号和时间戳判断接收到的消息是否是重复发送的旧消息,如果是,则丢弃该消息,从而保证通信的真实性和完整性。
应用场景
H.235协议:主要应用于H.323、H.225.0、H.245以及H.460等体系下的多媒体通信,如视频会议系统中的终端设备通信安全保障1。
TLS协议:应用场景极为广泛,涵盖了Web浏览器与服务器之间的HTTPS通信、电子邮件、即时通讯等几乎所有需要网络安全传输的场景1。
协议层次
H.235协议:没有明确对应于传统网络分层模型中的某一层,它是为多媒体通信协议体系H.323等专门制定的安全协议,与H.225.0、H.245等协议紧密配合,为多媒体通信提供安全功能。
TLS协议:位于传输层,主要作用于传输层与应用层之间,为应用层数据提供安全传输通道,对上层应用提供统一的安全接口。
功能特点
H.235协议:提供身份认证、数据加密和完整性功能,以防止多媒体通信中的媒体流被窃听、篡改等。可使用Diffie-Hellman密钥交换法等算法1。
TLS协议:除提供数据的机密性、完整性和认证性外,还支持完美前向保密等特性。TLS不断发展,如TLS1.3版本减少了握手过程中所需的往返次数,提高了性能。
握手过程
H.235协议:握手过程与H.323等多媒体通信协议的流程紧密结合,在呼叫建立等过程中完成安全参数的协商等。例如在H.323系统中,通过H.225.0的RAS信令和H.245控制信令来进行安全相关的交互。
TLS协议:有相对独立且规范的握手流程,客户端发送ClientHello消息开始,服务器响应以ServerHello,然后进行证书颁发、密钥交换等操作,TLS1.3版本对握手过程进行了简化。
加密算法支持
H.235协议:支持如DES、3DES、AES等加密算法。
TLS协议:支持众多现代加密算法,包括更广泛的对称加密算法、非对称加密算法和哈希算法等。如TLS1.2中要求所有协商的密码套件必须使用SHA256等2。
兼容性和互操作性
H.235协议:主要在遵循H.323等标准的多媒体通信设备和系统中使用,不同版本的H.235在支持的功能和算法上可能有差异,但在H.323体系内有一定的兼容性要求。
TLS协议:由于应用广泛,不同版本的TLS协议在兼容性上有严格规定。一般来说,TLS1.2及以上版本是目前广泛使用的,与旧版本的TLS或SSL可能存在兼容性问题,但TLS自身不断发展以适应新的安全需求和应用场景。
- 上一篇雅马哈YVC1000
- 下一篇无线麦克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