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eaHub使用H.323呼入宝利通平台失败问题提供解决方案

1.一段话总结

本文档针对IdeaHub使用H.323呼入宝利通平台失败问题提供解决方案:处理过程需确认三点,一是IdeaHub呼叫加密类型设为不加密(而非强制加密),二是宝利通平台不设置全部强制加密,三是针对IdeaHub21.0.200和21.0.300版本,若未设加密为不加密,需禁用AES256加密且将DH算法设为DH1536及以下;根因为IdeaHub配置呼叫强制加密、宝利通平台配置呼叫强制加密,或上述特定版本使用宝利通平台无法识别的高级加密算法。

3.详细总结

一、问题描述

IdeaHub设备已通过H.323协议成功注册到宝利通平台,但在呼叫宝利通平台的统一接入号时,出现呼叫失败的问题,需排查软硬件配置冲突以解决互通问题。

二、处理过程(分步骤操作指南)

处理需按优先级完成三项配置检查与调整,关键操作及要求如下表所示:
处理步骤操作对象操作要求关键说明
1IdeaHub呼叫加密类型从“强制加密”改为不加密不加密设置是保障IdeaHub与宝利通平台互通的基础,强制加密会直接导致连接失败
2宝利通平台确认平台未配置“全部加密”的呼叫规则需与IdeaHub的加密类型匹配,避免平台侧强制加密限制连接
3IdeaHub(特定版本)仅针对21.0.200版本21.0.300版本
1.若未执行步骤1(未设为不加密)
2.需额外禁用AES256加密
3.同时将DH算法设置为DH1536及以下
该版本默认可能启用高级加密算法,宝利通平台无法识别,需手动降低算法等级

三、问题根因(三大核心冲突点)

呼叫失败的根源在于IdeaHub与宝利通平台的加密规则、算法兼容性不匹配,具体分为三类:
  1. IdeaHub端配置冲突:IdeaHub被设置为“呼叫强制加密”,而宝利通平台未兼容该强制加密规则,导致协议握手失败;

  2. 宝利通平台配置冲突:平台侧设置了“全部加密”的呼叫要求,若IdeaHub未启用对应加密方式,无法满足接入条件;

  3. 版本与算法兼容性问题:IdeaHub 21.0.200 和 21.0.300 版本默认使用的加密算法等级过高(如未禁用的AES256加密、高于DH1536的DH算法),宝利通平台不支持该类高级算法,导致无法识别并建立连接。


4.关键问题

问题1:处理IdeaHubH.323呼入宝利通平台失败时,为何优先要求将IdeaHub的呼叫加密类型设为“不加密”?

答案:优先设为“不加密”是因为加密规则不匹配是最直接的连接障碍——若IdeaHub启用“强制加密”,而宝利通平台未配置兼容的加密方式(或未设为全部加密),双方会因无法达成加密共识而导致协议握手失败;设为“不加密”可消除该核心冲突,是保障基础互通的前提操作,后续再根据实际需求调整加密策略。

问题2:针对IdeaHub21.0.200和21.0.300版本,为何需额外禁用AES256加密并降低DH算法等级?这两个版本与其他版本的核心差异是什么?

答案:需额外配置的原因是这两个版本默认启用了宝利通平台无法识别的高级加密算法(AES256加密、高于DH1536的DH算法),平台不支持该类算法会导致数据解析失败;核心差异在于加密算法默认配置——其他版本可能未启用该类高级算法,或默认算法等级与宝利通平台兼容,无需额外调整即可互通。

问题3:若宝利通平台已配置“全部加密”,仅调整IdeaHub的加密类型能否解决呼叫失败问题?需如何配套操作?

答案:仅调整IdeaHub加密类型不能完全解决问题,需双向匹配加密规则:首先将IdeaHub的呼叫加密类型从“不加密”改为与宝利通平台兼容的加密方式(而非强制加密),其次确认IdeaHub(尤其是21.0.200/21.0.300版本)启用的加密算法(如AES256、DH算法)在宝利通平台的支持范围内(如禁用AES256、DH算法设为DH1536及以下),确保双方加密规则、算法等级完全匹配,才能解决呼叫失败问题。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