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ealinkMeetingBarA10设置说明文档

YealinkMeetingBarA10设置说明文档

一、设备基础信息

YealinkMeetingBarA10作为专业会议设备,其基础信息是设备管理与维护的核心参考,具体参数如下表所示:


参数类别具体信息说明
设备标识型号:MeetingBarA10;MAC地址:44:DB:D2:44:5D:2D;序列号:803680G050001407;产品ID:202411141702型号明确设备类型,MAC地址用于网络识别与绑定,序列号是设备唯一身份标识,产品ID可辅助追溯生产批次等信息
系统信息操作系统:安卓系统;系统语言:简体中文;管理员数量:13位;固件版本:278.321.1.54;硬件版本:278.0.0.16.0.0.0;供应商版本:22.2.53安卓系统保障设备兼容性与易用性,固件与硬件版本影响设备功能与性能,更新版本可修复漏洞、优化功能
硬件状态无线网卡物理地址:44:DB:D2:0B:7A:EB;可用空间:11.17G;工作时长:0天23小时39分钟无线网卡物理地址用于无线网络连接配置,可用空间影响软件安装与数据存储,工作时长可辅助判断设备运行稳定性

二、网络配置

网络配置决定设备能否正常接入网络并进行数据传输,是会议流畅进行的关键,具体设置如下:


  1. 有线网络状态:已连接,采用IPv4协议。IP类型为DHCP,自动获取网络参数,IP地址为192.168.1.10,子网掩码255.255.255.0,网关地址192.168.1.1,DNS主服务器与网关地址一致,为192.168.1.1,暂未设置DNS备份服务器。

  2. 说明:DHCP模式无需手动配置IP地址等参数,简化网络设置流程,适合大多数办公网络环境;若网络需要固定IP,可后续手动修改IP类型为静态IP并配置相关参数。DNS服务器用于将域名解析为IP地址,主DNS服务器正常工作时可保障网络访问,建议后续补充DNS备份服务器,提高网络稳定性。

三、设备控制

设备控制功能涵盖摄像机与音频调节,直接影响会议的音视频体验,具体设置如下:

(一)摄像机控制

  1. 基础功能:摄像机型号为MeetingBarA10Camera,支持智能取景、语音追踪功能,提供手动与自动两种控制模式,自动模式下可实现自动框人像、小视角模式、多分屏、画中画等效果。

  2. 预设位设置:当前预设位为空,需先获得设备设置权限才能添加预设位。预设位可提前保存常用的摄像机拍摄角度,会议中一键切换,提升操作效率。

  3. 说明:智能取景与语音追踪功能能自动聚焦会议发言者,保证画面聚焦度;多种显示模式可满足不同会议场景需求,如多分屏适合多人会议同时展示,画中画可在展示主画面的同时显示辅流内容。

(二)音频控制

当前文档未详细提及音频控制的具体参数设置,仅明确音频控制功能模块存在,后续可根据实际需求补充音量调节、音频输入输出设备选择等设置。

四、通信协议配置

通信协议是设备与其他终端进行会议连接的基础,文档中主要涉及H.323和SIP两种常用协议,具体设置如下:

(一)H.323协议

  1. 注册状态:未注册。

  2. 账号信息:H.323账号、用户名、分机号均未设置。

  3. 网守设置:网守类型为禁用,网守服务器1与服务器2的端口均为1719,暂未填写服务器地址;网守验证未启用,未设置网守用户名与密码。

  4. 高级设置:H.460开关、H.323隧道开关状态未明确,H.235加密禁用;协议监控端口为1720(端口范围1-65535);DTMF类型支持自动、INBAND,默认未明确;本地早期媒体功能未明确状态;支持H.239协议与FECC(H.323)功能。

  5. 说明:未注册状态下H.323协议无法正常使用,需联系相关服务商获取H.323账号等信息并完成注册;网守用于管理H.323网络中的呼叫,禁用状态下设备无法通过网守进行呼叫路由与管理,若需接入H.323会议网络,需启用网守并配置正确的服务器信息;H.235加密可保障H.323通信数据的安全性,若会议涉及敏感信息,建议启用该功能。

(二)SIP协议

  1. SIP账号设置

    • 端口:5060;代理服务器地址未设置;传输方式支持UDP、TCP、TLS,默认未明确;注册超时时间未设置;SRTP禁用;DTMF类型支持RFC2833、INBAND,默认未明确;DTMF内容类型支持RFC2833、SIPINFO,默认未明确;DTMF负载为101(负载范围96-127);NAT方式禁用,支持STUN、静态NAT模式;续活间隔为30(间隔范围15-2147483647);RPort功能未明确状态;支持BFCP、FECC(SIP)功能。

  2. SIPIP直拨设置

    • 呼入与呼出功能状态未明确;传输方式为TCP;SRTP禁用;DTMF类型为RFC2833;DTMF内容类型为DTMF-Relay;DTMF负载为101(负载范围96-127);NAT方式禁用;续活间隔为30(间隔范围15-2147483647);RPort功能未明确状态;支持BFCP、FECC(SIP)功能。

  3. 说明:SIP协议的端口、传输方式等参数需与会议服务器配置一致,否则可能导致连接失败;SRTP可对SIP媒体流进行加密,保障语音与视频数据安全,重要会议场景建议启用;NAT方式需根据网络环境选择,若设备处于内网,可能需要配置STUN或静态NAT以实现外网访问;续活间隔设置需合理,过短可能增加网络负担,过长可能导致连接断开。

五、编解码配置

编解码配置影响音视频数据的压缩与传输效率,直接关系会议的音视频质量,具体设置如下:

(一)音频编解码

支持多种音频编解码格式,部分格式状态如下:


  • 启用格式:Opus、ARES、G.722.1C(48kb/s、32kb/s、24kb/s)、G.722.1(24kb/s)、G.722、PCMA、PCMU、G.729。

  • 说明:不同音频编解码格式的带宽需求与音质不同,如Opus格式在低带宽下仍能保持较好音质,适合网络带宽有限的场景;G.722格式音质清晰,适合对音频质量要求较高的会议。可根据网络带宽与会议需求选择合适的音频编解码格式组合。

(二)视频编解码

  1. 支持格式:H.263、H.263+、H.264、H.264HP、H.265,部分格式默认禁用,可手动启用。

  2. 编码格式:H.265支持VBR(可变比特率)与CBR(恒定比特率)两种编码格式。

  3. 说明:H.265格式相比H.264等格式压缩效率更高,在相同带宽下可提供更高的视频分辨率与画质,适合高清甚至4K会议场景;VBR编码格式根据视频内容动态调整比特率,画面复杂时比特率高,画面简单时比特率低,可有效节省带宽;CBR编码格式比特率恒定,适合对带宽稳定性要求较高的场景,可根据会议视频需求选择合适的编码格式。

六、联系人管理

联系人管理功能方便会议发起与联系人查找,主要包括XML联系人和LDAP联系人,具体设置如下:

(一)XML联系人

  1. 基础设置:远程URL、显示名称未设置;来电/去电号码匹配功能未明确状态;更新时间间隔为3600秒;XML联系人开关未明确状态。

  2. 说明:远程URL用于获取XML格式的联系人列表,设置后设备可自动同步联系人信息;更新时间间隔决定联系人信息的同步频率,3600秒(1小时)同步一次可在保证联系人信息时效性的同时,避免频繁同步增加网络负担;建议根据实际联系人更新频率调整更新时间间隔,并启用XML联系人开关以使用该功能。

(二)LDAP联系人

  1. 基础设置:LDAP开关未明确状态;LDAP名称过滤、号码过滤规则未设置;LDAPTLS模式支持LDAP、LDAPS、LDAPTLSStart;LDAP服务器地址、用户名、密码未设置;LDAP基础未配置;Max.Hits(最大查询结果数)为50;LDAP名称属性、号码属性、显示名未设置。

  2. 说明:LDAP(轻量级目录访问协议)常用于企业内部联系人管理,启用LDAP功能并配置正确的服务器地址、用户名、密码等信息后,设备可从企业LDAP服务器获取联系人信息;TLS模式可保障LDAP通信的安全性,建议启用;Max.Hits设置为50可避免查询结果过多导致设备处理缓慢,可根据企业联系人数量调整该参数

七、拨号与通话管理

拨号与通话管理功能直接影响会议的发起与进行,包括拨号操作、通话参数设置、布局设置等,具体设置如下:

(一)拨号功能

  1. 拨号界面:提供数字键盘(0-9)、*键、#键,支持选择H.323或SIP协议进行拨号,可输入对方IP地址或账号发起会议呼叫,如曾尝试拨打H.323协议的192.168.1.23和SIP协议的47.100.5.20。

  2. 通话信息显示:在与47.100.5.20的SIP通话中,接收与发送的视频分辨率均为1920×1080,编解码为H264HP,帧率30帧,视频带宽分别为146kb/s和1821kb/s,抖动分别为10和0,总丢包数与丢包率均为0;音频编解码为OPUS,采样率48kHz,带宽分别为26kb/s和18kb/s,抖动均为3,总丢包数与丢包率均为0;辅流相关参数未显示;协议为SIP,对方设备信息为MeetingServerUnigw47.2.0.13。

  3. 说明:拨号时需选择正确的通信协议,确保与对方设备协议一致;通话信息显示的分辨率、帧率、带宽、丢包率等参数可实时反映会议音视频质量,丢包率为0说明当前网络状况良好,若丢包率升高,需检查网络连接或调整编解码参数、带宽设置等。

(二)通话参数设置

  1. 来电配置:自动应答、自动应答静音、异常来电接听、安全模式呼入功能均禁用;账号接听、IP直拨接听功能未明确状态;自动拒绝超时时间范围为30-240秒,未明确具体数值;下行总呼叫速率为4000kb/s,支持调整为5000-12000kb/s;接收分辨率支持360P、720P、1080P、4K;接收帧率未明确具体数值;辅流接收分辨率支持1080P、4K;辅流接收帧率支持5帧、15帧、30帧。

  2. 去电配置:呼出自动静音功能未明确状态;呼叫匹配功能未明确状态;音频呼叫入口未设置;呼叫协议支持自动、H.323、SIP;上行总呼叫速率为4000kb/s,支持调整为5000-12000kb/s;呼叫速率自适应功能启用;回铃超时时间为180秒(范围30-240秒);SIP代理呼叫功能未明确状态;网络地址自适应支持禁用、IP地址自适应、端口自适应、IP地址&端口自适应;辅流带宽占比为50%,支持调整为30%-70%;带宽分配模式支持视频质量优先、视频流畅度优先;发送分辨率支持360P、720P、1080P、4K;发送帧率支持30帧、60帧;辅流发送分辨率支持1080P、4K;辅流发送帧率支持5帧、15帧、30帧;视频显示会场名称功能未明确状态,若启用,显示位置为右下。

  3. 说明:自动应答功能适合无人值守的会议场景,可根据实际需求启用;下行与上行总呼叫速率决定会议音视频数据的传输带宽,速率越高,支持的音视频质量越高,但对网络带宽要求也越高,需根据网络实际情况调整;接收与发送分辨率、帧率需与对方设备支持的参数匹配,否则可能导致视频无法正常显示或画质不佳;辅流带宽占比决定辅流(如PPT演示等)占用的带宽比例,50%的占比可在保证主视频质量的同时,保障辅流的流畅传输;带宽分配模式中,视频质量优先适合对画质要求高的场景,视频流畅度优先适合网络带宽不稳定的场景,可根据会议需求选择。

(三)布局设置

  1. 布局模式:支持单屏、画中画、1+N、单方全屏、画廊等布局模式;在无内容共享时显示相应布局,有辅流时可选择将辅流显示在合适位置,如单屏显示辅流、画中画模式下主画面显示视频,小画面显示辅流等;画中画模式下可选择放大对象(本地、远端、辅流)。

  2. 说明:不同的布局模式适合不同的会议场景,如单屏模式适合单人发言或重点展示某一画面,画廊模式适合多人会议同时展示所有参会者画面,1+N模式可突出显示一个主画面,同时显示多个小画面;可根据会议人数、会议内容展示需求选择合适的布局模式,提升会议观看体验。

八、高级安全设置

当前文档中仅提及“高级安全”功能模块存在,但未详细说明具体设置内容,如是否支持设备访问密码修改、数据加密传输增强等功能,后续需进一步补充完善该部分设置信息,以保障设备与会议数据的安全性。

九、MCU兼容性设置

MCU(多点控制单元)用于实现多方会议的音视频数据交换与处理,设备支持与不同品牌MCU的兼容性设置,如poly、huawei、cisco等,默认设置为自动,可根据实际连接的MCU品牌手动选择对应的兼容性模式,以确保会议音视频数据在MCU中正常处理与传输,避免因兼容性问题导致会议异常。同时,背景色支持自动调节,背景透明度可设置,可根据会议场景与显示设备调整,提升会议画面的视觉效果。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