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stenPort(监听端口)控制设备是否直接监听SIP协议的TCP/UDP端口(比如默认的5060等端口)
1.ANAT(AlternativeNetworkAddressTypes,替代网络地址类型)
当前状态:Off(关闭)
功能与关联标准:ANAT功能依据RFC4091实现,用于启用针对多个地址及地址类型的媒体协商能力。简单说,当开启后,设备可在媒体协商阶段(比如视频会议建立时的媒体流适配),处理不同网络地址类型(像同时适配IPv4、IPv6地址)、多个地址的情况,让媒体流(音频、视频等)能更灵活地在复杂网络环境(多协议、多地址场景)中建立连接。关闭状态下,设备不具备这种多地址类型协商的能力。
2.DefaultTransport(默认传输协议)
当前选择:TCP
功能:指定SIP(会话初始协议,用于呼叫建立、管理)通信默认使用的传输层协议。常见传输协议还有UDP等,不同协议有不同特性:
TCP:面向连接,可靠性高(数据传输有确认、重传机制),但传输延迟相对略高,适合对可靠性要求高的场景(如重要视频会议)。
UDP:无连接,传输延迟低、效率高,但不保证数据一定送达,适合对实时性要求高、可容忍少量丢包的场景(如普通语音通话)。这里设为TCP,意味着SIP信令默认走TCP传输,保障信令传输的可靠性。
3.DisplayName(显示名称)
当前状态:输入框为空
功能:配置后,当有呼入呼叫时,设备会向用户展示这里设置的“显示名称”,而非SIPURI(会话初始协议统一资源标识符,类似
sip:user@domain.com
格式 ) 。比如设置为 “会议室 A”,来电时就显示 “会议室 A” 呼入,方便用户更直观识别呼叫来源,提升使用体验,尤其在多设备、多用户共享环境(如企业多个会议室终端 )中,能快速区分不同呼叫发起方 。
线路(Line)
当前选项:Private(私有)
当设备注册到Cisco统一通信管理器(CUCM,CiscoUnifiedCommunicationsManager)时,该设备可能属于共享线路的一部分。这意味着多个设备共享相同的目录号码。共享同一号码的不同设备会按照RFC4235中定义的规则,从线路上的其他呈现(设备)接收状态信息。需注意,共享线路是由CUCM配置的,而非设备自身。因此,请勿手动更改此设置;CUCM会在需要时将该信息推送至设备。
监听端口(ListenPort)
当前选项:Off(关闭)
开启或关闭在SIPTCP/UDP端口上监听传入连接。若关闭,设备仅能通过SIP代理(CUCM或VCS)被访问到。作为一项安全措施,当设备注册到SIP代理时,SIP监听端口应设为关闭状态。
解释
1.Line(线路)
核心逻辑:用于适配CUCM环境下的“共享线路”场景。在企业通信中,有时多个终端(如不同会议室的视频终端)需共享同一分机号(目录号码),方便统一管理、接听。此时CUCM会按RFC4235规则,让这些共享号码的设备互相同步呼叫状态(比如A设备接听,B设备能同步显示“忙”)。
操作限制:设备侧无需、也不能手动改这个配置,一切由CUCM管控。若手动改,可能破坏共享线路的状态同步逻辑,导致呼叫异常(比如不同设备状态不一致,重复振铃、漏接等)。
2.ListenPort(监听端口)
功能本质:控制设备是否直接监听SIP协议的TCP/UDP端口(比如默认的5060等端口),接收外部直连的SIP呼叫请求。
安全与架构适配:
开(On):设备直接对外暴露SIP端口,外部可直连呼叫,但存在被恶意扫描、攻击的风险。
关(Off):设备“藏”在SIP代理(CUCM/VCS)后,所有呼叫需经代理转发。这样代理可做防火墙、访问控制(比如只放通信任IP的呼叫),提升安全性,也符合企业“集中管控呼叫”的架构需求(代理统一处理路由、认证)。
典型场景:注册到CUCM/VCS的设备,一般建议关,让代理统筹呼叫,既安全又便于管理员在代理侧统一配置呼叫策略(如号码路由、权限控制)。